
提供“低风险尝试”:让客户 “敢迈出第一步”
激发需求的核心,就是让客户看到 “自己没注意到的机会”,或者 “没解决的麻烦”,从 “可有可无” 变成 “非买不可”。
有个做五金件的,客户一直用 “普通螺丝”,他免费寄了 “防松螺丝” 样品,并附了测试视频:“普通螺丝在振动环境下 2 小时会松动,这个能坚持 200 小时。
您的客户是做机床的,用这个能减少售后,他们肯定愿意加一点钱买。” 客户测试后,觉得能提升自己产品的竞争力,就换成了防松螺丝。
即使客户动心了,也可能怕 “试错成本高”。这时候要给 “台阶”,让他觉得 “就算不合适,损失也小”,比如小单试购、免费样品、灵活售后。
1. 推 “小批量试单”,降低决策门槛
客户说 “先看看”,可以说:“我们支持 50 件的试单,运费我们承担 —— 您卖得好,再补大货;卖得不好,剩下的我们可以换成其他款式。” 把 “要不要买” 变成 “先试试”,客户更容易接受。
有个做服装的企业,给新客户推 “100 件混款试单”(可以选 5 个款式,每个 20 件),并说 “卖完后,卖得最好的款式,下次进货给 9 折”。很多客户觉得 “风险小,还能测款”,试单后有 60% 都补了大货。
2. 用 “附加价值” 让客户觉得 “试了不亏”
送样品时,别只送产品,加 “实用赠品”。比如卖仪器的,送 “英文版操作手册 + 视频教程”;卖面料的,送 “用这款面料做的成衣设计图”。客户拿到后,觉得 “就算不合作,这些资料也有用”,对你的好感度会提升。
有个做化工原料的,给客户寄样品时,附了 “用这款原料生产的产品在当地市场的销售数据”,客户本来只是想看看,结果发现 “这个原料做的产品在本地很畅销”,主动提了采购需求。
激发客户需求,不是 “说服他买”,而是 “帮他发现自己需要”。要么让他看到 “不买会错过机会”(比如趋势、政策),要么让他意识到 “买了能解决麻烦”(比如优化流程、降成本),最后再给个 “低风险尝试” 的理由。
做到这三点,客户就会从 “不需要” 变成 “我得买”。
热门推荐
视频课程精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