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客户比价陷僵局?沟通智能体博弈破局
外贸谈判中,“客户比价” 是常见的僵局:“你们的报价比 XX 供应商高 10%”“如果不能降到和竞争对手一样的价格,我们只能选择别人”—— 面对这样的对话,很多业务员要么被迫降价压缩利润,要么因无法回应导致订单流失。
孚盟 AI Pro 的沟通智能体,能通过实时分析客户需求和谈判场景,生成 “不降价也能赢” 的博弈话术,帮助业务员打破比价僵局。
客户比价的 3 类核心需求(不只是 “要低价”)
客户说 “价格太高” 时,背后往往藏着更具体的需求 —— 沟通智能体会通过分析对话内容,识别需求类型,避免 “盲目降价”:
一是对 “性价比” 的确认。客户可能并非单纯要低价,而是担心 “高价买不到对应价值”。比如客户说 “XX 供应商报 5 美元,你们报 6 美元”,实际是在问 “多花 1 美元能获得什么额外价值”。此时智能体会标记 “需突出差异化优势”。
二是对 “合作风险” 的担忧。若客户是初次合作,比价可能是 “试探供应商底线” 的方式 —— 通过压价观察供应商是否会 “为了接单降低质量标准”。比如客户反复强调 “其他供应商能接受更低预付比例”,实际是在测试 “合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”。
三是有真实成本压力。部分客户(如中小型经销商)确实对价格敏感,需要 “小批量试单” 或 “分期结算” 来降低资金压力。此时客户会明确提到 “采购量有限”“资金周转紧张”,智能体会判断为 “需提供灵活合作方案”。
沟通智能体:3 步生成 “针对性博弈话术”
针对不同需求,沟通智能体不会提供 “通用模板”,而是结合客户历史数据(如采购记录、沟通偏好)和当前对话,生成 “千人千面” 的应对策略:
一步:整合信息,找到 “博弈支点”
智能体会自动调取三类关键信息,为话术提供支撑:
客户历史合作:若客户曾采购过高价产品,会提示 “可强调‘之前采购的 XX 产品因质量稳定复购 3 次’,证明我们的定价与质量匹配”;
产品差异:对比客户提到的竞争对手产品,提取自身优势(如 “我们的产品含 3 年质保,竞争对手仅 1 年”);
客户采购潜力:若客户近半年采购量增长 50%,会建议 “用‘批量采购折扣’替代‘直接降价’,既保留利润又给客户让步空间”。
比如客户说 “XX 供应商的灯具报价比你们低 8%”,智能体立即调取数据:“该供应商产品保修期为 6 个月,我方为 2 年;客户去年采购量 1000 件,今年预计 1500 件”—— 这些信息会成为话术的核心依据。
二步:设计 “不降价的让步方案”
智能体的核心逻辑是 “用‘价值让步’替代‘价格让步’”,生成具体可落地的方案:
若客户关注性价比:建议 “强调‘总拥有成本’—— 虽然单价高 5%,但因故障率低,长期使用成本反而低 10%”;
若客户担心风险:提议 “先小批量试单(如 50 件),并提供‘不满意全额退款’承诺”,用低风险合作打破顾虑;
若客户有成本压力:设计 “分期结算”(如 “30% 预付款 + 70% 收货后 30 天支付”)或 “捆绑采购”(如 “采购 A 产品满 1000 件,赠送 100 件 B 产品”)。
例如,当客户坚持 “价格须降 5%” 时,智能体生成的话术可能是:“我们暂时无法直接降价,但可以为您申请‘采购满 2000 件后,返还 5% 货款作为返利’—— 这样您既能保证采购量,也能拿到实际优惠,还能避免因单价降低影响产品质量。”
三步:匹配沟通风格,降低对抗感
智能体会根据客户的沟通偏好调整话术语气:
对 “直接型” 客户(如欧美客户):话术简单明了,用数据说话(如 “对比表显示,我们的产品寿命比竞争对手长 30%”);
对 “含蓄型” 客户(如亚洲客户):避免生硬拒绝,用 “建议” 替代 “不行”(如 “如果直接降价,可能需要调整材质 —— 不如我们聊聊其他更合适的方案?”);
对 “强势型” 客户:先认可对方立场,再提出方案(如 “我理解您需要控制成本 —— 我们可以试试这样的方式……”)。
客户比价的本质,不是 “只选便宜的”,而是 “选适合自己的”。沟通智能体的价值,就是帮业务员找到 “客户需求与自身优势的结合点”,用专业话术把 “价格差异” 转化为 “价值差异”—— 这正是外贸谈判中 “以巧取胜” 的关键。
热门推荐
视频课程精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