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外贸出口新渠道:别只盯着老平台,这些新兴渠道正在出单
一、东南亚、拉美新兴电商平台:本地人爱用,竞争小
欧美市场难啃,但东南亚、拉美这些 “增量市场” 正在爆发。当地消费者更信任本土电商平台,而且这些平台入驻门槛低,适合中小外贸企业切入。
1. Shopee(东南亚):适合快消品,靠 “本土化选品” 出单
Shopee 在东南亚(印尼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)用户量很大,尤其年轻人多。它的优势是 “物流成熟”(有自建的 SLS 物流,能覆盖东南亚主要城市),而且平台会给新卖家流量扶持。
适合品类:3C 配件(比如手机壳、充电器)、家居用品(比如收纳盒、小灯具)、时尚饰品(单价 50 美元以内的)。这些品类客单价低,物流成本占比小,符合东南亚消费者 “小额多频” 的采购习惯。
操作技巧:别直接搬国内的货,要结合本地需求改。比如印尼多雨,卖户外用品可以加 “防水” 标签;马来西亚华人多,春节前推 “红色系” 饰品,销量能翻 3 倍。之前有个卖家,在 Shopee 卖 “带 USB 接口的小夜灯”,针对东南亚 “宿舍断电频繁” 的痛点,月销很快破万。
2. Mercado Libre(拉美):B2B 采购崛起,适合工业类、家居类
拉美的电商平台,以前以 B2C 为主,2024 年开始大力推 B2B 业务(企业采购)。当地制造业在发展,对工业零件、建材、大型家居的需求越来越大,而且竞争对手少(很多外贸企业还没入驻)。
适合品类:小型机械零件(比如电机、阀门)、建材(比如瓷砖、五金件)、家具(组装式沙发、餐桌)。这些品类在拉美本地供应少,进口需求大。
操作技巧:要用 “西语 / 葡萄牙语” 上架(平台有翻译工具,但建议是请人校对下好,比较稳妥,避免系统工具会出现问题),详情页突出 “进口品质” 和 “售后保障”(当地人怕买到次品)。有个做瓷砖的企业,在详情页放 “国内工厂实拍视频” 和 “出口欧洲的质检报告”,半年就积累了 20 多个稳定采购商。
二、社交平台新玩法:从 “发广告” 到 “做内容”,信任度更高
现在客户不爱看硬广,更喜欢 “在刷视频、逛社群时被种草”。2025 年值得做的是 “内容获客”—— 用客户爱看的内容吸引他,而不是主动推销。
1. TikTok:靠 “场景化视频” 吸引中小采购商,适合消费品
TikTok 在各国的用户已经超过 10 亿,不仅能做 C 端零售,还能吸引中小 B 端客户(比如当地小批发商、线下店主)。他们刷 TikTok 时看到好产品,会直接私信询价。
适合品类:家居用品(比如 “折叠晾衣架” 演示节省空间)、户外用品(比如 “便携帐篷” 露营场景)、美妆工具(比如 “化妆刷” 上妆效果)。这些品类能通过视频直观展示 “用法和优势”。
操作技巧:拍 15-30 秒的 “痛点解决” 视频。比如卖厨房收纳架,开头拍 “厨房乱糟糟”,中间展示 “用收纳架整理后变整洁”,结尾说 “支持批发,小起订量为 50 个”,并在评论区留联系方式。有个卖家靠这种视频,3 个月接到了 12 个东南亚小批发商的订单。
2. LinkedIn:触达企业决策人,适合高价值、长周期品类
LinkedIn(领英)不是 “发广告的地方”,而是 “建立专业形象” 的渠道。上面有大量采购经理、企业老板,他们更愿意和 “看起来专业” 的供应商合作。
适合品类:工业设备(比如机床、仪器)、定制化产品(比如 OEM 电子元件)、服务类(比如物流、认证服务)。这些品类采购决策周期长,需要建立信任。
操作技巧:别发 “我们卖什么”,发 “我们能解决什么问题”。比如做机床出口的,可以发 “帮某汽车配件厂把加工效率提高 30% 的案例”,配工厂实拍图和数据;加客户时,备注 “看到您在关注‘精密加工’,我们做了个相关案例,或许对您有帮助”,通过率更高。
热门推荐
视频课程精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