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外贸如何激发客户需求?别等客户 “要”,学会让他 “需要”
很多外贸业务员常犯一个错:客户说 “我暂时不需要”,就真的放弃了。其实 “不需要” 可能是 “不知道自己需要”—— 比如客户一直用传统包装,没意识到 “环境保护包装能帮他打开欧洲市场”;客户只采购基础款,没发现 “升级款能让他利润提高 20%”。
一、从 “市场趋势” 入手:告诉客户 “别人都在抢,你不准备就晚了”
客户往往跟着市场走,如果你能让他看到 “同行已经在行动”,他就会担心 “被落下”。这招对 “需要紧跟趋势” 的品类特别管用(比如消费品、电子产品)。
1. 用 “数据” 证明趋势,比空说 “流行” 有用
卖家居用品的,可以说:“我们监测到,欧洲今年‘智能厨房’搜索量涨了 150%,很多超市都在加智能垃圾桶、自动洗手液机的货 —— 您现在采购,刚好能赶上 9 月的采购旺季。” 给客户看 Google Trends 的趋势图,或者当地超市的上架数据,他会更信。
有个做小家电的朋友,给东南亚客户发 “当地社交媒体上‘迷你榨汁机’的热门视频”,并说 “近 3 个月,这个品类的采购商增加了 80%,我们有现货,能 3 天内发货”,客户本来没计划进货,怕错过热度就下了试订单。
2. 提醒客户 “政策变化带来的机会”
外贸离不开政策,比如环境保护新规、关税调整,这些变化里藏着需求。卖包装材料的,可以提醒客户:“欧盟 7 月起要实施‘塑料税’,纸质包装能免税 —— 我们新出的牛皮纸包装,成本只比塑料高 5%,但能帮您省 3% 的税,其实更划算。”
做纺织面料的,告诉客户:“美国近期把‘有机棉’纳入关税优惠清单,用有机棉做的衣服进口税能降 2%。我们有有机棉现货,检测报告齐全,您要不要先拿样测试?” 政策带来的 “不得不换”,往往是激发需求的好时机。
二、从 “客户业务流程” 入手:帮他发现 “自己没注意到的麻烦”
客户每天忙自己的生意,可能没意识到 “某些环节能优化”。你要像 “顾问” 一样,帮他梳理流程,找到能通过你的产品解决的问题 —— 尤其是那些 “他觉得正常,但其实能改进” 的地方。
1. 问 “上下游” 的问题,找到隐藏痛点
卖机床的,别只问 “您需要什么型号”,可以问:“您的客户对零件精度要求高吗?有没有因为精度不够被退货的情况?” 如果客户说 “偶尔有”,就可以说:“我们的新机型精度能提高 2 个等级,能减少 90% 的退货 —— 之前有个客户用了后,售后成本降了 40%。”
做物流包装的,问客户:“您的货在运输中,有没有因为包装太占空间,运费比预期高的情况?” 引出痛点后,推荐 “可折叠包装”,并算笔账:“这种包装能节省 50% 的空间,1 个集装箱能多装 200 件货,单次运费能省 3000 美金。”
2. 用 “对比” 让客户看到差距
客户习惯了现有供应商,觉得 “就这样也行”,这时候需要让他看到 “更多的可能”。比如卖灯具的,客户一直采购普通 LED 灯,可以说:“我们新出的节能 LED,亮度一样,但耗电少 30%—— 您给超市供货,他们用这种灯,一年能省不少电费,肯定更愿意从您这进货。”
热门推荐
视频课程精选